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200703总第十九期>>陆曙轮书画专题
  发表日期:2008年6月13日      作者:建良 池萍   已经有1393位读者读过此文  

从黄秋园说到陆曙轮



    今天的美术界,不知道黄秋园这个名字的人已经不多了。他是一个身后才赢得殊荣的大画家。沉默了半个世纪的他,一鸣惊人,应归功于李可染的慧眼。在众人都没有发现黄秋园的时候,李可染说:“黄秋园先生山水画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苍苍茫茫,烟云满纸,望之气象万千,扑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叹服!”
    李氏一言九鼎,黄氏身价倍增。且不说拍卖天价,还有某美院追认其为国画系教授的奇事。
    无独有偶,李可染还发现过一个人,这就是当时隐居在苏南古镇的陆曙轮。
    据陆曙轮的次女、无锡轻工大学的陆家桂教授回忆,大约在6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可染在陈墓镇(现昆山市锦溪镇)会晤了比他长7岁的陆曙轮,当他看到陆氏的山水画时,十分惊讶这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小镇,竟有如此高手,啧啧盛赞不已。事后,他才知道,这个陆曙轮就是二十几年前和自己一起入选过第二届全国美展的陆纪。李可染教授的这次江南之行,笔者曾询问过数人,当时会晤的画友还有朱屺瞻、谢稚柳、颜文樑诸人。
    1937年的第二届全国美展,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美展之一。参加者几乎全是近现代书画大家和名流。其中有:徐悲鸿、黄君璧、于非闇、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吴湖帆、高剑父、刘海粟、李可染等。陆纪的山水画《秋山萧寺图》也参加展出,并被刊登在1937年第38期《美术生活》杂志上。
    这幅画在五尺对开宣纸上的山水画,在创作技法上吸收了元人吴镇的清隽、明人董其昌的古雅、清人吴历的沉厚,笔触老辣,兼有石涛的乱头粗服,古法和我法融为一炉,俨然是大家手笔。山坡的近景和中景树木茂密,村舍茅屋,隐士高卧;远处群峰插天,烟岚云气中隐隐露出萧寺古刹。夕阳秋山,大有“隐约楼台人不到,隔溪唯听数声钟”的诗情画意。不难看出,这是一件上乘之作。
    笔者留意到,1963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一书,凡参加过民国时一、二届全国美展的作者,基本上都编入该书。而唯独陆曙轮(或陆纪)未入编。这部辞典的编辑俞剑华(1895-1979),与陆氏为同时代人,长期寓居上海、南京,工于绘事。行家编书,决不会做出像现在那种只要化上少许钱就能入编的荒唐事。更让人不解的是,江洛一编写的《苏州近现代书画家传略》一文也没有陆曙轮之名,而陆氏的堂姐陆传纹(陆曙轮初名陆传纪,他们同属“传”字辈)却册上有名。是文入编90人中,第二届全国美展前去世的有10人,馀下的80人中,71人没有参加过此类展览。而参加过国展的陆曙轮倒反而没有入编,这两部书都有遗珠之憾。任何工具书疏漏总是难免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像大名鼎鼎的“三吴一冯”的吴子深亦在遗珠之列。笔者愚见,无论是俞剑华还是江洛一,确实是对陆曙轮不了解。可能他们知道陆纪,但不知行踪,又无人举荐陆曙轮。他们哪里知道,解放后的陆纪已改名为陆曙轮,去追寻他的桃源之梦了。
    解放初,陆氏50岁。正值壮年的他,书画和棋艺俱臻成熟,书画既不能买卖,下棋又不能赚钱,于是成了一个“躬耕禄食两无能”的闲人了,只能寄身于饭店、剧场,充当一名体力劳动者。据后来负责昆山统战工作的领导回忆,当时苏州曾数次联系昆山有关方面,举荐陆氏调往苏州,参加筹备苏州的棋院和画院,以发挥其一技之长,但均被昆山方面以“昆山要用此人”为借口而婉言拒绝。
    陆曙轮虽然不能专业研究书画,但凭着他年轻时的功力和艺术天赋,晚年的山水画笔墨功夫已达化境,如壬寅年(1962)所作的《青嶂白云图》显然比参加国展时的作品更趋自然、轻松和老到,静、简、淡成了他画风的特征,这和黄秋园的满、繁、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黄氏从王蒙、石涛、石溪走来,则陆氏从吴镇、董其昌、吴历走来,风格虽异而见识则何其相似乃尔。他们的画都深深地植根于传统的沃土里,厚积薄发,以鲜明的个性各领时代风骚。
    陆曙轮的名之不显与黄秋园略有不同,主观因素是他生性耿介,不愿攀附,不愿意求助于人,因此别人也不会去想到他。他诗学杜甫、陶潜,山水画带有明显的避世色彩。客观因素是,他患有喉疾,不便交际,更重要的是棋和画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城市而不在乡镇,试想如果吴昌硕和齐白石也蛰居僻壤,说不定到现在还无人知晓呢!无怪乎陆曙轮的老友翁闿运为陆氏遗作展题词时,竟将“陆纪兄字曙轮”误写成“陆纪兄字绪伦”了。阔别四十馀年的老友,直至陆氏身后才知道他生活在距上海仅几十公里的昆山,能不感慨万分吗?
    孙过庭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或籍甚不谕,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历史是无情的,但也是公平的。“是金子总会闪光”,黄秋园的例子,陆曙轮的例子,不都说明了这一点吗?

                                                                        (原载《中国书画报》2002.11.30)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