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603 总第十六期>>古代书画研究
  发表日期:2007年4月4日      作者:郭志昌   已经有1154位读者读过此文  

元末昆山碑刻大家———朱珪



朱珪,字伯盛。他是元末明初昆山一位著名的刻碑者,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工匠。他善篆籀,工于刻印,是为数不多的能自篆自刻的文人篆刻家之一,当时就以篆刻名世,其作品被称为“吴中绝艺”。张雨赠其号曰“方寸铁”,杨维桢为作《方寸铁志》,郑元佑、李孝光、张翥、陆友仁、谢应芳、倪瓒、张雨、顾阿瑛诸人,亦多作诗歌赠之。他又工于摹勒石刻,因裒其生平所镌,编为《名迹录》,清乾隆年间被收入《四库全书》。
汉代诸碑,多不注撰人、书人,刻工不显名氏。相传魏《受禅碑》,王朗撰文,梁鹄书,钟繇刻字,是为士大夫自镌之始。欧阳修、赵明诚等辑录金石,仅标题跋尾而已。自洪适《隶续》备列碑文,是为全录刻词之始。若自刻其字,而自辑其文为一书,则古无此例,在中国的书法和金石艺术史上,朱珪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
朱珪的这部书《名迹录》,汇集了他一生的所有作品,首诰一篇,御制祭文五篇,玺书七篇,次碑十四篇,记二十九篇,墓表一篇,墓碣五篇(胡玉缙:丁丙《藏书志》所载卷一神诰、祭文、玺书共十二篇,记十七篇,墓志铭二十三篇,于此书篇数不符,必有一误,俟考),行状一篇,圹志二十三篇,墓志铭二十四篇,杂刻字画二十六种。末为附录一卷,则皆一时赠言也。计有碑刻作品136件。
一般说来,碑石文字要比书本上的文字更为可信可靠,所以考证历史“皆以石本为据”,特别是欧阳、赵、洪诸家。因为书中所记作品都是朱珪亲手镌刻的,所以可信度极高,为后人考察历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如其中提到的郭翼这个人,与杨维桢、顾阿瑛等过从甚密,来往频繁,许多人都认为他的作品质量和数量远在顾阿瑛之上。不少书上都说他洪武中出为学官,但是据是书载卢熊所作郭翼墓志,知其卒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未尝改节仕明也,足见其有资考证矣。
朱珪的作品,昆山理应保存得最多,但可惜的是经过明末、清初、咸丰、抗战、文革的战乱与破坏,至今已所剩无几了。亭林园刘过墓的“龙洲先生刘过改之之墓”墓碑和其碑阴的“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是最为重要的一块。墓碑正面是朱珪刻的。碑阴的碑文为杨维桢撰写,褚奂(时为将仕郎,杭州路海宁州判官)书丹,朱珪刻制,时间为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十月五日。当时昆山为州治所在地,所以朱珪自称“州人”。此外,还有极其珍贵的,原先一直矗立在县衙大堂前面甬道上,上世纪90年代初始迁移至亭林园顾鼎臣祠堂东墙外的“戒石碑”,碑为黄山谷(庭坚)书,昆山州知州史文彬(至正九年即1349年在任)重立,朱珪摹刻。这两件文物都有635年以上的历史了。昆山现在有保存的可考的碑刻文字三百多件,而朱珪一人就有一百三十多件,确实是研究元末明初昆山历史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编撰《名迹录》以前,五十多岁的朱珪就做过一件大事,他将累积前人的印痕编成《印文集考》一书,“上穷仓史神明之奥,以通造化之原者”,为后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世人的赞叹。明初昆山名士、颇精书法且善篆籀之学的卢熊曾为此书作序,予以盛赞。
长期以来,朱珪的生卒年代一直是个谜,有人把他当成元代人。严格地讲,他是元末明初之人。但是,仅以顾阿瑛洪武年间(1368-1397)曾随其子徒临濠,而书中有其墓志铭(顾阿瑛卒于1369年)这一点试图来证明其确为明人,也显得支撑不住,因为墓志铭是顾阿瑛本人至正戊戌(1358年)五月二十九日“自制并书、汝阳袁华篆额”的。另外,《名迹录》中首列洪武二年昆山城隍神诰,列于元代玺书之上,就像当年徐坚作《初学记》以唐太宗诗冠于前代诸诗之前一样,也可证明朱珪是入了明的。《元代印风》作者黄惇先生考证,朱珪于洪武九年(1376年)编成《名迹录》一书,可以说,最晚,这时朱珪还健在。
除了生卒年代以外,朱珪给历史留下的另一个疑团是:他的书为什么题曰“名迹”而不是“铭迹”。其序谓取《穆天子传》“为名迹于弇兹石上”之义。考《穆天子传》,称“乃为铭迹于玄圃之上”,其字作铭,不作名。珪殆以《说文》无铭字,故改铭为名。然铭非弇兹,至所称,乃记其迹于弇山之石,又无名字。不知所据何本也。
(作者单位:昆山图书馆)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