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耕烟外史、乌目山人、清晖主人等,与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及稍后的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并称“四王吴恽”六大家。他16岁师从同乡张珂学画,他在《清晖赠言•自序》中说他早年学画时的情景:“忆自童子时即嗜翰墨,得古迹真本,辄摹仿数纸,毕得其神乃已。”可见他一开始学画,就以“毕得其神”来要求自己。顺治八年(1651),娄东“二王”之一王鉴(1598-1677,字玄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游虞山,偶然看见王翚画的扇子,大加赞赏,王翚因此得以结识并师事王鉴。这一年王翚20岁。第二年春天,王鉴写信给王翚,招其观画:“中秋分袂,又值小春时候矣,无时不怀想高风,谅吾兄必同此意。小斋(染香庵)虽未构就,小婿处亦可下榻。烟翁、梅翁俱渴欲相晤,乞即命驾一来,纵观古人真迹,亦大快事……”(《清晖堂同人尺牍汇存》卷一)顺治十年(1653),王鉴北上游历,又把王翚引介给当时的“画苑领袖”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庐老人),当王时敏看了王翚的画后,不禁脱口而出“此烟客师也,乃师烟客也”。王翚从此在王时敏西田别墅遍观其所藏李成、范宽、董源、黄公望等宋元名家的真迹,并悉心研习临摹;几十年后,王翚在《清晖赠言•自序》中回忆道:“公一见如故,馆之幸舍,周臣与端士诸公,晨夕侍侧,语下往往契合,因尽发家藏宋元名迹,相与披寻议论,指示宗派,悉有依据。翚益快,闻所未闻,由是盘礴点染,颇能涉其津涯,与古人参于毫芒之间,会诸意象之表,皆两公之教也。”两公者,即王鉴与王时敏。王时敏又介绍他结识了当时一些著名的收藏家,得以大开眼界。经眼临摹的古迹名画既多,又随王鉴王时敏游览了大江南北,搜尽奇峰,遂成名家。

唐宇昭 荷鹭图 绢本 设色 126 昆仑堂美术馆所藏王翚《书堂秋色图》(见封二)题“云林《书堂秋色》为半园主人唐氏所藏,其幽澹静远之致,则营丘、洪谷之遗也。余此幅丘壑不同,而风规差近之”。按半园主人唐氏即唐宇昭(1602-1672),一作禹昭,字孔明,一字云客,号半园外史,是明代著名学者唐顺之的曾孙,学者孙慎行门人,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亡后,与弟唐宇量(1607-1676,字茂弘,号闻川,又号懒云道人)偕隐居,立志不仕清,人称“唐氏二难”。唐宇昭工诗,著《半园诗钞》、《拟故宫词》等;善书画,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称其 “淡逸飘举,胸无些尘;笔有妙法,世传其画罕,几等《广陵散》矣”;而尤好收藏,精鉴赏,当时著名鉴赏家吴其贞在观赏了他所藏的宋元画后,称许其“鉴赏目力亦过人”(《吴其贞书画记》)。王翚曾住在唐宇昭家中多年,悉心观摩唐氏四并堂所藏的历代名画,对他的绘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时敏《王奉常书画题跋•题王石谷画》称:“石谷天资灵秀,固自胎性带来……又馆毗陵者累年,于孔明先生所遍观名迹,磨砻浸灌,刓精竭思,窠臼尽脱。而后意动田机、神合自然……”恽南田也说:“乌目山人为余言,生平所见王叔明真迹不下廿馀本,而最奇者有三,吾从《秋山草堂》一帧,悟其法:于毗陵唐氏观《夏山图》,会其趣:最后见《关山萧寺》本,一洗凡目。焕然神明,吾穷其变焉。” (《瓯香馆集》)可见一斑。 王翚与唐宇昭的交往“集中在1650及1660年代”,(傅申《佛利尔藏王翚富春卷的相关问题》)他俩的相识也是通过王时敏的介绍,唐宇昭称“亦缘奉常交欢于先生(王翚)”。王唐二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恽寿平《南田画跋》中说:“石谷子在毗陵称笔墨之契,惟半园唐先生与南田生耳。”王翚的《清晖赠言》中收唐宇昭赠诗多首;而当相约不来时,唐宇昭亦感叹“一别三年,一约三年,人生几何,堪此蹉跎”,可见情谊极深。 王翚为唐昭宇临了不少宋元名画,最著名的是临黄公望的《富春图》,恽寿平《南田画跋》称:“石谷子凡三临《富春图》矣,前十馀年曾为半园唐氏摹长卷,时犹为古人法度所束,未得游行自在;最后为笪江上借唐氏本再摹,遂为弹丸脱手之势。”王翚《书堂秋色图》就是为唐宇昭临仿其所藏的倪云林《书堂秋色图》。王翚为唐宇昭临摹古画的早期记录,据《文人画粹编》第七卷:“乙未(1655)九月,石谷为唐氏模写吴镇《关山秋霁图》”,这年王翚24岁,则王翚为唐宇昭临《书堂秋色图》当亦在这一时期,即王翚30岁前后。 据有的学者统计,王翚模仿过的梁、唐、五代、宋、元、明画家至少在40人以上,可谓“撷唐宋之精英,漱元明之芳润”。王翚的临摹并非对前人名作的简单步趋,而是借题发挥,如这幅临倪云林的《书堂秋色图》,王翚自己说是“丘壑不同,而风规差近之”。关于王翚的临摹本事,早在他30岁的时候,王鉴就在其《仿黄公望山水轴》的题跋中称赞他:“年少才美,其画学已入宋元名家之室,形似神似。”唐宇昭亦有很公允的评价,如他在《题石谷山水图卷》中说“……何图虞山石谷子,历祀衰风思振起。一水一石摹古人,夷然不见吴门轨。黄王吴倪一眷属,都宗董巨为正鹄。有墨无笔法不全,有笔无墨韵不足。展观一图复一图,元欤宋欤惊相呼。此道云间宗伯后,谁从探取口中珠……吁嗟妙技必有本,大乘宁容野狐乱。君乃精进研无穷,相质殷殷损又损。多君齿壮志尤卓,不矜夙慧矜积学。求古寻论复数年,画史诸家许谁角。”(《清晖赠言》) 昆仑堂美术馆的这幅《书堂秋色图》见证了画家王翚和收藏家、画家唐宇昭的一段忘年之交,弥足珍贵。 (作者单位:昆仑堂美术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