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601 总第十四期>>书画随谈
  发表日期:2006年8月4日      作者:郭志昌   已经有1254位读者读过此文  

沈周彩笔绘玉峰



    古代画家中为昆山玉峰(又称马鞍山)作画者本来就不多,宋代慧聚寺主事僧法全曾刻图于石,想来那也许只是一

张示意图而已,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作品,那块石碑也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明代大画家沈周的《马鞍山图》就显

得弥足珍贵。

    沈周的这幅《马鞍山图》被收在《两江名胜图册》之中,现存上海博物馆,这是其中的第六幅,画幅高42.2厘米,

宽23.8厘米,约创作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沈周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的人,他一生“足迹只吴中”,

活动的范围并不是很大,之所以画马鞍山,是因为他的女婿是昆山人。沈周来昆山探望女儿时,被马鞍山的美丽景色所

吸引,于是便有了这幅传世之作。

    画面上,一峰独秀的马鞍山雄踞于正中,高度占画幅高度的八分之五,没有常见的此类画中那种给人以闷堵和透不

过气来的感觉。乱石堆岸的山前,群松挺拔,树下水边,有两个人站在那里交谈;画面的右下角,石蹬历历可数,是曲

折蜿蜒的登山道路;“之”字形的道路中途,即今中峰的转弯处,一下山者正和一上山者弯腰说话,两少年在一旁等

候;西峰顶端,是华藏寺的山门和其他建筑,殿宇簇拥,旗幡飘摇。南边的悬崖下,苍松旁逸斜出。山的背后,是由右

至左渐行渐远的群山。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山峰拔地而起,凌空高阔辽远的感觉。景物蓊郁深邃,笔墨坚实豪放,颇得

沉着雄浑之致,局部亦有人们熟悉的“细沈”之笔。

    被常人忽视了的,是这幅画为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在沈周所处的那个年代里,马鞍山的东脚下原来有一个自然形

成的不小的门洞,里边有可以启闭的两扇红门。看来这“石门”之说,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也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

只容一人仄身通过,并且是由人工叠石而成的一个小门。

    《两江名胜图册》完成以后,沈周自己先在每幅画的后面各题了一首诗,然后他的几位文友、画友和诗友也都分别

题了诗。在《马鞍山图》上,他题的诗句是:“昆阜产灵玉,玲珑云朵奇。云根从笑拔,山鬼不能知。”文嘉写的是:

“昆山吾数游,平地见独立。所以英贤人,多于此中集。”王穉登写的是:“城门锁山色,孤殿表嶙峋。蓝田徒产玉,

兹山产玉人。”殷都是触景生情,写画也写人:“中峰向天起,万峰亦笏立。想见范公朝,群贤宜汇集”。沈明臣则题

道:“二陆产其地,千载名其山。即今菰芦士,能抗前人颜。”王世贞总是最后一个上阵,他挥笔写下了更为豪迈的四

句:“拔地一千尺,割城三百亩。中有万玉山,此腹知不负。”画家和文学家的诗更使得这幅出自“明四家”老大之手

的画声名大振。


沈周 两江名胜图册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沈周的画上有明显的两处叫人不可理解的地方,一是马鞍山上为什么没有凌霄塔,二是山的背后

怎么会有连绵的群山作背景,是不是浓重的故乡情结使得他画出了“眼前无而心中有”的故乡的山来?

    其实,只要仔细地考察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两个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在明代,国家崇尚的是道教而不是佛教,大多数皇帝本人就是一个不理朝政,只知关心道士炼丹的昏君。皇帝从心

底不喜欢佛教。而沈周来昆山的时候,恰恰是凌霄塔被雷击毁而长时间内没有修复的这一段时间。后来,政策和管理上

有松动,新县令大兴土木,昆山当地僧人和道人趁此机会,先后集资招募,才将凌霄塔和华藏寺庙院重修完成。

    至于画中马鞍山背后连绵的群山这一问题,可以从与沈周同时代以及他后面的文人的作品中得到印证。当时还根本

谈不到什么空气污染,一般的人站在马鞍山上,只要是个天清气爽的日子,西可看到洞庭湖周围的几座山峰,东南可展

眺千墩的秦峰塔和华亭九峰,西北可望见波光粼粼的阳澄湖。明时的昆山人、比沈周稍晚一些顾潜在《玉泉亭记》里就

有“陟巅南望,九峰皆在几下”的话。清朝戴溶写的《马鞍山游记》中也有“飞栏凭云,吴中阳山、灵岩、穹窿、邓尉

隐约辨识,而阳澄、傀儡一碧万顷,奔赴目睫间”的描写。正北方常熟的虞山也隐约可见,而在常熟的历史上,也是一

直把“玉峰孤塔”作为“白泖八景”来称颂的。清代嘉定人朱玮在他的《游马鞍山记》里更是说,站在山上不但西面能

看到吴县的山峰耸立,湖水围绕,堤边红花绿叶,交相辉映,而且向东还能望到茫茫大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呢!

    常人画玉峰,一般是站在它的南面来画的,而沈周却独辟蹊径,站在它的正东面展纸挥毫,画了个“立”起来的马

鞍山。别人是“横看成岭”,他却是“侧看成峰”,真个是与众不同。

                                                                   (作者单位:昆山图书馆)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