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601 总第十四期>>书画随谈
  发表日期:2006年8月4日      作者:顾鹤冲   已经有1374位读者读过此文  

指画名作赏析(指画杂谈之八)



    历代指画大师有不少名作传世,为我们研究中国指画艺术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这里挑选部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

供鉴赏,从而可以更形象地理解中国指画的艺术特点。

    一、 花卉长卷    (清) 吴韦作

    此长卷从左至右,分别画有兰花、石块、萱草、菊花、荷花、芙蓉等,行笔含蓄,不露圭锷,绝无凌厉狂霸气习,

显然是以指头蘸墨画出,深得中锋用笔三昧。荷叶用墨大胆泼辣,叶筋笔力强健,荷花勾勒生动有趣,作者若无较深的

笔画和指画功力,难以达此佳境。萱花上的两只天牛,一正一背,栩栩如生,很有生活气息。长卷左上方自题云:“癸

卯小春,为博翁老年台粲正,金茆生吴韦指作。”金茆指金茅山,位于画家住宅之后,癸卯即康熙二年(1663年),是

年高其佩才3岁。



吴韦 花卉长卷局部



    二、 怒容钟馗图    (清) 高其佩作

    每年端午节,高其佩都要以指画朱墨钟馗若干幅,这除了从习俗、避邪魔、驱鬼怪外,更有画家别一番意味。《怒

容钟馗图》作于雍正六年(1728年)端午节,此时高其佩已是68岁高龄。画面上钟馗顶天立地,占据了整个画幅,虽不

佩宝剑,但圆睁双目,怒容满脸,也够使一切妖魔鬼魅丧心裂胆。作者更利用指画长处,以指甲蘸墨画出刚劲遒利的满

颊胡须,加上长袍的衣纹似在空中飞舞,纱帽的双翅在耳后震动,把钟馗怒发冲冠之神态刻划得维妙维肖。而更妙处是

画家将钟馗的右手平放胸前,左手托着其宽大的袖口,伸出有力的二指,所指方向与目光相一致,把观者引向画面之

外,产生无穷的想象。从而将“画尽意在”、“意在画外”的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其佩作此画的前一年,即雍正五年七月,因在刑部右侍郎任内定谳中出了差误,被革去了职,仕途生活遂告一段

落,第二年端午即作此图,正是借此发泄其胸中不平之气。从而我们可以了解到画家“拟挽顽儒情,非充耳目玩”(高

其倬句)的创作思想。该图作于高其佩的晚岁,从此也可见其“晚年以理法胜,深厚浑穆,所谓‘老去渐于音律细’”

(高秉《指头画说》)的风格特点。



高佩 怒容钟馗图



    三、 荷花图    (清)高凤翰作

    此图系高凤翰指画花卉十页卷之一,绢本设色。画面一叶残荷,用手掌蘸水墨扫出,元气淋漓,自然生动。用指甲

画出叶脉,遒劲有力。莲花取侧势,淡墨勾廓,略染胭脂。再用手指画苇草数枝,填补空隙,寥寥几笔,似闻秋风飒

飒,意趣萧疏。左下角款署“南村指头画”,为画家在右臂病废之前一年写成。

    作者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受高其佩直接影响。郑板桥在题画跋中说:“独高且园轩然将出,冠绝一时,复堂、西园

一头一尾……”西园即高凤翰,可见他们的师承关系。我们细看此图与高其佩的花卉册页,在技法上确实血脉相通。



高凤翰 荷花图



     四、 梅月图    潘天寿作

     画中一枝古梅,盘根错节,年岁久远,似潜虬腾飞,右盘左旋,拔地掀天。雪厉霜凌,炼成它铁石般的气质,天

地精华,孕育着它倔强的生命力。几朵殷红的梅蕊,在新枝上独俏春风。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暗香似在夜空中浮动。

作者充分利用指画古朴浑厚的特点,将梅干画得老辣苍劲,整幅作品气势雄阔,奇险稳健。另潘老曾说,“毛笔画,笔

到易,意到难。指头画,意到易,指到难,故指头画,须注意于意到指不到之间”,此作对此是极好的图介。画幅右上

方题诗一首:“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诗画融为一体,是一首崇高晚节的赞歌,体现

画家“晚节弥坚撑傲骨,寂寞真合岁寒心”的美德与情操,使观赏者受到真善美的强烈震撼。



潘天寿 梅月图



    五、 塞北风光    钱松岩作

    指画的特点宜粗犷简略,这与塞北黄土高原的风韵有某种相通之处。画家用粗壮浑厚的线条表现黄土高原的山坡,



钱松岩 塞北风光



粗中有细,粗不狂怪,将土坡的质感与气韵作了形象的表现,赋予生命力和人性化。沟底的窑洞,原上的骡车虽简单勾

划,都是维妙维肖,似闻其声。树丛与山坡略染色,再用手指随意加点朱,一派深秋景象跃然于纸上。右下角题句云:

“天入骡车影,沟藏窑屋温;无限黄土沃,黍稷遍高原。”左下角钤朱红印一方:“大好河山”,使诗书画印在画面上

得到完美结合,抒发出画家对祖国山河的深切情感。

                                                                    (作者单位:昆山市人大常委会)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