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601 总第十四期>>书画鉴赏
  发表日期:2006年8月4日      作者:[日本]小林斗盦   已经有1661位读者读过此文  

赵之谦的书画篆刻



    赵之谦在品评艺术家时,有“天三人七”的议论,从天分与人力(人力的修炼)的比例来评论人的资质。关于他自

己的篆刻,认为是“天五人五”,自赞自己到了天分与修炼五对五的理想境界。至少在自己的艺术中间,自觉篆刻离理

想最近,书与画稍逊之。

    所以今天从篆刻开始说。

    我常说,近代篆刻是从邓石如开始的。将自己的篆书原样表现到印,始于邓石如,发展到吴让之、赵之谦。特别是

小篆风格的印,在邓派出现以前,例如西泠八家等的小篆印,都是玉筯篆的生硬篆刻。


赵之谦 破屋儒术行书联



    赵之谦在35岁时,应科举考试,赶赴北京。这一时期接触到了很多金石资料,于是将应试放在一边,与乡里的亲友

一起日夜研究金石资料。篆刻也不满足于以往汉印一边倒的旧派。权量、诏版、石碣、古泉、镜铭等被广泛地消化运

用。同时将书法的笔意表现在印文的线条与结体中,开了篆刻史上革命的新风,留下了伟大的业绩。


赵之谦 通经作善篆书联



    赵之谦从事书法比篆刻要晚得多。应该是受阮元《南北书派论》的启发;在北京接触到很多北碑的活生生的资料,

产生了昂扬的憧憬。又吸收了包世臣的理论,采用“逆入平出”的笔法,大约在37岁时,创造了独特的新风格。

    文后揭载的行书对联是他30岁以后的作品,显示出他从早年就开始的在脱离颜体后的迷惑,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资

料。北魏样式被巧妙地表现在印的边款上;但他书法的创新,要到近40岁才趋于稳定。可以说是他里程碑性质的作品。

    与此对照,他的篆书隶书则成熟较早,40岁夏天的作品《灵宪》四屏,可以说是他使用了特殊结体的一组杰作。而

篆书对联,线条浑厚、结体流美,堪称他此时的佳作。赵之谦在50岁前到56岁逝世的这一段时期,形成了爽快、华丽的

书风,应该说是进入了超脱自在的境界。

   赵之谦的画,我见到最早的是他作于31岁的《花卉轴》,是温和的写生;但33岁的《瓯中草木图》四屏及《异鱼

图》横幅所画浙江省南部温州的异鱼和杂花异草,显示出他旺盛的好奇心与独特的构图。虽然白阳(陈淳)复堂(李

鱓)也有类似题材的作品,但他还是越迈前人的。

    他40岁前的作品的确是写实较多;40岁以后,将书法的笔法应用到画中去,开拓了博大雄伟的新境,在清朝末期,

被称为书画篆刻兼擅的第一人。

    但与他后世的盛名相比,他的一生完全是极度苦难的连续。

    据说他年轻时就性格倔强并且非常自信,被村里的人们所憎恶。又在太平天国之乱中丧妻,悲伤之极,其性格变得

更加倔强孤傲。

    他虽然有实力,但多次会考,作为江南的名士却每次都落榜。贫困非常,死后连归葬的钱都没有,受杭州笔匠邵芝

严的援助,终归葬于西子湖畔。是一个一生清贫孤傲的人。

    对赵之谦艺术发掘最早,并予以高度肯定的是我们的河井荃庐先生。河井先生在明治三十年第一次到中国,很快就

知道了赵之谦,并亲眼见到了他的作品;给了赵之谦篆刻很高的评价;搜集了很多遗作,并编辑了《荃庐先生存印》,

可以断言,先生是被赵之谦所倾倒了。

    先生对他的书画评价很高,接触了之后马上进行收集。中国人也很惊叹有这样优秀的艺术家,也开始关注。

    之后35年,赵之谦的书画第一次印行。《悲盦剩墨》第一集于民国七年(1918)由西泠印社发行,第十集出版时已

是民国十八年(1929),据说引起了非常的反响,反复重版印刷。

    先生收集了赵之谦上百件的作品,在《悲盦剩墨》上登载的作品也有很多。他自已藏有八十多件,大幅的给了高岛

愧安翁(现在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另外门生知己约各二、三件。印章只有小印四枚。山崎节堂先生那里藏有赵之谦早

期的十枚印章;其他有两颗印章是战前得到的。连同最近收集的数十枚被带到日本,终于能够看到赵印的真面目了。

    战前的书道界认识赵之谦的,河井先生之后就应该是西川先生了。篆刻界学习赵之谦风格的人有很多,但书法方面

基本上没有。

    赵之谦与西川峥念先生的相逢可以说是一种缘份。对赵之谦的理解,西川先生自诩为第一人。这是因为直接拜访过

的原因吧。先生爱慕敬仰赵氏,刻了一方《赵家之狗》这样的印,虽是片言只词却表达了对书画篆刻都很心醉的心情。

有一次,晚翠轩将赵之谦的隶书《灵宪》四屏带来,要先生过目。据说,先生很快临摹,并领悟了包世臣所说的逆入平

出法。

   西川先生关于赵之谦的文章留世有数篇,用锐利的名文剖析了赵之谦艺术的深奥。不论对赵氏有无兴趣,还是希望

有更多的人熟读。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硕士研究生)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