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601 总第十四期>>古代书画研究
  发表日期:2006年7月28日      作者:张郁明   已经有2120位读者读过此文  

试述郑板桥诗歌中的人格魅力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郑板桥诗歌的理析,依时间顺序将郑板桥的诗歌创作划分为出仕之前以爱情诗为主体的创作时期、出仕之中以“为天下劳人”为主体的创作时期及晚年以放浪田园山水诗、题画诗为主体的创作时期,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分析,抽象出郑板桥诗歌气真、情真、意真、趣真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 人格    气真    情真    意真    趣真

    郑板桥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长期以来,人们对郑板桥的书画研究比较多,对其诗歌的研究比较少。就其书法而言,他不能和王羲之比,就其画而言,他也不能和石涛比。但启功先生说过:“现代人的眼里,有不知道王羲之、石涛的,却没有人不知道郑板桥的。”

    是什么原因促使郑板桥有那么大的名声呢?我们认为,是郑板桥的诗歌及诗歌中焕发出的人格魅力,铸就了郑板桥书画的灵魂及郑板桥的人物形象。

    郑板桥(1699-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从小受到比较好的文化熏陶,但是至他父亲这一代,家境败落,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他3岁丧母,赖勤劳善良、刚毅朴质的乳母抚养长大。乳母的气质、性格对郑板桥的成长及性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郑板桥出仕比较晚,44岁才中了进士,至50岁才补上一个县官,在山东共做了12年的七品县令。为官期间,他本想一显平生之学,为国为民大干一番事业,但是他不善逢迎,又累顶上司,结果在61岁时被罢官。罢官后他又回到扬州以卖书卖画为生计,并成为“扬州八怪”中最为出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亦可谓入圣不成反成怪,实非郑板桥平生所愿。究其一生,他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一个书画家。他在《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信中所说:“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愚兄少而无业,长而无成,志而穷窘,不得已亦借笔墨为糊口觅食之资,其实可羞可贱。”[1]由此可见,郑板桥自己并不看重自己的书画,更看重的是他自己的诗歌。

    郑板桥的诗歌(包括词、对联)的创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去山东做官之前、山东做官期间、山东罢官后回到扬州卖书卖画三个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诗歌反映了不同的人格内涵。


    一、 郑板桥早期爱情诗中的人格特征

    第一期的诗歌主要是指郑板桥30岁到40岁中进士之前的诗词创作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郑板桥衣食无处着落,情感屡遭挫折。其诗“啬彼丰兹(命运不好)信不移,我于困顿已无辞”[2] 是他这一时期生活的最好写照。中青年时期是人的情感极为丰富而又多变的时期,诗人情感世界的多姿多彩主要集中在爱情诗中,郑板桥也不例外。不过郑板桥爱情诗既不像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种缠绵的爱中隐隐地潜藏着颓唐与无奈;也不像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那种缠绵的爱中隐隐地潜藏着忧愁乃至淡淡的哀怨;更不像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缠绵的爱中隐隐地潜藏着无怨无悔;而是另一种出人意外的以直抒心血式的表达方式———敢爱敢恨的方式发出灵魂的呐喊。他在《沁园春•恨》中写道: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集•词抄》
    这首词是借《李娃传》[3]中传主郑元和爱情失落、乞食风情的故事写自己情爱生活失落的悲愤和痛苦,因爱不成而生恨,于是把什么花啊、月啊、酒啊统统骂了一遍。还不解恨,于是便把“夭桃斫断”、“鹦哥煮熟”、“焚砚烧书”、“椎琴裂画”。还不解恨,于是便骂天骂地,仰天长啸地反问:“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这“天公”是万物的主宰,郑板桥在一阵狂怒之后,终于找到促使他生活颠踬,爱情失落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天———社会。看后使人感到痛快淋漓,声泪俱下,使人觉得恨之有理,骂得应该,仿佛为自己伸了一个冤,出了一口气似的。《沁园春•恨》一反“温柔敦厚”、“发乎情而止乎礼”(孔子语)的诗教,以直露的方式,大喊、大叫、大骂的方式发泄自己的爱与恨,在中国诗歌史上也许也是不多见的。词中有“青衫太瘦生”句,可知此时的郑板桥为中了秀才之后,正是雍正即位不久,大肆杀戮异己大兴文字狱箝制人口之际,而郑板桥在此时竟然把矛头怒指“天公”大骂,可谓吃了豹子胆。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偶然的巧合,而应看作是由于封建礼制和社会生活双重压迫所致的像郑板桥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失常、举止癫狂状态。从而使《沁园春•恨》跳出了一般爱情诗的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老路而赋于了以人性挑战封建礼教、以爱挑战封建法制的社会意义,具有了敢爱敢恨人格方面的意义和魅力。这就是我们在《沁园春•恨》中所见到的郑板桥。

    如果说《沁园春•恨》是反映郑板桥个人爱情生活的一面,那么在《顾世永代弟买妾事手书》一诗中则反映了郑板桥情爱观的另一面。其诗云:
                         一夜花枝泣别离,东风无复订佳期。
                         樱桃熟后凭人摘,梅子酸时只自知。
                         何幸荆钗完夙契,免教破镜苦相思。
                         人间处处风波在,莫打鸳鸯与鹭鸶。[4]

    此诗的起因出于这样的一个故事。一次郑板桥到一位名叫顾世永(字德远)的朋友家去作客,见到顾家走廊上有一位女子在悲痛欲绝地哭泣。好事的郑板桥上前一问,方知是顾世永刚刚为弟弟买回来的小妾。再一了解,方知这位女子是有夫之妇,且和其夫感情甚好,因遭婆婆忌恨而被卖出的。买主在买之前并不知道此事。当郑板桥将了解的情况转告其好友顾世永后,顾世永沉吟了一会,便义释了这位女子,并且“不责其值,且赠以金”,促成被卖女子“荆钗完夙契”,破镜重圆。郑板桥有感于好友的“义举”作此诗以颂其“德”。这首诗亦非一般怜香惜玉的爱情诗可比,它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罪恶,诗中的“人间处处风波在,莫打鸳鸯与鹭鸶”诗句表现了郑板桥扶危济难,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怀。读后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感慨不已。从上述诗中不难看出郑板桥的博大胸怀及其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即在于以真诚的情感对待自己的爱情,不仅如此,他还能推及他人,以真诚的情感体察呵护他人的爱情。

    二、 郑板桥中期敢为“天下劳人”而作的诗歌的人格特征

    郑板桥第二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于乾隆七年至乾隆十八年在山东范县、潍县为县令时期的诗歌创作。郑板桥乾隆元年中进士,熬了7年才被放到山东做个七品小官。官虽小,仍然是一方父母官。这正是他一显平生之学“兼济天下”的大好机会。郑板桥在山东为官期间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如深入下层,抑富济贫;顶抗上司,开仓赈灾;资助贫困学子,促使成材等等。在这一期间为我们留下许多感人的诗歌创作。其中以《潍县署画竹诗》最为著名。其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是情。[5]

    这首诗写郑板桥案牍劳累之余,以作画自娱时,忽然听到窗外的竹子在风中作响的细碎声,好似听到正在处于灾荒之中百姓饥寒交迫的痛苦呻吟。这寒风中瑟瑟抖动的竹枝、竹叶撞击声,敲碎了板桥的心,牵动着板桥的情。它表现了一个自幼受贫穷之苦赖勤劳善良乳母长大的郑板桥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不过,在封建社会中有些官僚口头上也会弹唱些关心民瘼的词句,装点门面,而实际什么好事也不做。那么郑板桥是不是这种伪善的官吏呢?否。这可用郑板桥行为———为官之道、为官的实绩作出回答。关于这些我们可从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得到印证。
    他初到山东时写了一首《悍吏》:
                                   县官编丁著图甲,悍吏入村捉鹅鸭。
                                   县官养老赐帛肉,悍吏沿村括稻谷。
                                   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6]

    在郑板桥的笔下,悍吏竟是步履所过寸草不生、人畜皆亡十恶不赦的强盗。可见其恶恨之极。
    在《逃荒行》中他写到: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见人目先     瞪,得食咽反吐。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7]

    这首诗写大荒之年百姓逃荒之苦之惨,令人不忍卒读,撕心裂肺。如果郑大县令不深入下层,能写下这历史“画面”?如果郑板桥不对灾民寄予莫大的同情,诗能如此的感人?
    在《潍县竹枝词》中写到:
                                 绕廊良田万千顷,大都归并富豪家。
                                 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窭盐挑又被拿。[8]

这是追究百姓穷困贫苦的原因:官商地主的土地兼并和巧取豪夺!
    在《思归行》中写到:
               ……金钱数百万,便宜为赈方。
               ……何以既赈后,不能使乐康?
               何以方赈时,冒滥兼遗忘? [9]……
这是揭露腐朽的官僚们借赈灾为名行贪污之实,大发国难之财!

    有地主官商的兼并土地,有官僚的贪污腐败,终于官逼民反了!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又写到:
                                 二十条枪十口刀,杀人白昼共称豪。
                                 汝曹躯命原拼得,父母妻儿惨泣号。[10]

    文章写到这儿,作者和读者可能都会吃惊的发现,一个封建社会的小官吏似乎会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批判号称“盛世”的社会现实,这是其一。其二是,作为一方县令,他手中有兵丁有武器,他不是挥动屠刀,高喊镇压,而是在好心地劝说:你们这样拼命原不是不可,你们拼死了,你家中的父母妻儿又如何活下去呢?他不是站在造反者的对立面,仿佛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在苦苦劝说。如果上述引诗不是千真万确引自《郑板桥选集》,人们肯定不会相信上述郑板桥关心民瘼,仇视腐败的这些事实及其态度,但上引这些诗却是千真万确的实证,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位郑大人的影印墨迹。到此时,你大致可以体验到郑板桥先生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底蕴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的平民主义思想,为“天下劳人”而歌而作的可爱之处———真心实意地爱护人民,真心实意地设身处地为民设想,从中亦可加深我们对其人格内涵的认识。

    早在二百年前竟会出现郑板桥这样的“怪杰”,尽管他的思想是那样不彻底,是从另一个侧面维护封建统治的,但还是不会为那个封建社会所容,他的仕途生活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 郑板桥晚年山水田园题画诗的人格特征

    至乾隆十八年,郑板桥的仕途生涯也到了尽头。他的上司不再能忍受郑板桥的傲慢、耿介、狂放不羁,终于找了一个借口将郑板桥罢黜。所制造的借口是颇带有戏剧性的。郑板桥在山东做官以廉正爱民出名,而所罗织的罪名恰恰是“贪污”———开仓放赈账目不清[11]。

    据曾衍《小豆棚札记》记载:郑板桥离开山东潍县时脚上没有穿鞋子,只著了一双布袜(意不带走一丝泥土),骑着一头毛驴,手拨大阮,啸傲而去。后来他在一幅画竹的题诗上对山东罢官一事作了概括: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12]

    诗中的“两袖空”是向世人表白自己的为官清白。“画清风”是说明他罢官后的生活来源。“暗里赃私”是说明自己被人“暗里栽赃”,是发泄自己被人诬陷的强烈不满。郑板桥自幼立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刻苦攻读,历经坎坷,奋斗了几十年,到头来还要背上“贪污”的黑锅去见祖宗,这是何等的辛酸。这首诗是自嘲诗,实际上是反讽诗,是对“乾隆盛世”黑暗政治的强烈控诉,和我们今天在电视上所见到的“颂歌”简直是大相径庭。

    郑板桥罢官后步入了晚年的生活。他晚年的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早年所写的爱情生活诗不见了,山东做官时关心民运体察民瘼的诗少了,更多的是放浪田园山水诗和题画诗。
                                    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13]

    这首是郑板桥乾隆十八年春回到扬州卖画后的第一首诗,挣脱了官场的争斗、利欲,在诗酒中“再种扬州竹”(书画创作),以笔代耕,自食其力,是何等的潇洒自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4]

这首诗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竹,是郑板桥晚年人格的自树。竹子坚劲有节,外实中虚,节节向上,立于岩石之中,它源于自然,只和天地精神往来;任尔狂风四起,终不能改变其坚定不移、独立不改的个性。是何等的气派和洒脱!
                                    菜叶青,霜雪零,菜叶落,桃李灼。
                                    别有寒暄只自知,骨头不比松枝弱。[15]

    又在自家挂的对联上写到:
                                    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16]

    诗中反映了晚年的郑板桥能守得住清贫,作画之余,种菜为娱,粗茶淡饭,乐在其中。

    晚年的板桥老人更加“推廓”(看得开)了,更加风趣幽默了。66岁时二女儿出嫁,为其女作了一幅《兰竹石图》,其题诗为: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无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17]

    这个玩笑开得不小,女儿的妆奁竟是一幅画和画上的几句诗。娇惯的女儿深知其父,出嫁时得到其父的诗画,一定是高兴个了得吧。甚为风趣。

    郑板桥晚年诗歌中最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的莫过于他的《润格诗》了。其诗为: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18]
    这首诗前还有一段序文: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     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白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子     作无益语言也。

    郑板桥的《润格诗》能以俚语、俗语入诗,实际上是极深藏之浅出,极绚烂之平淡,乃是文学语言的最高境界。此诗文通晓明白,自然贴切,妙趣横生而又令人思索良多,实是难得的绝妙好辞,亦是板桥晚年日趋平和、淡泊的人格自述。中国文人最耻于启齿的就是“钱”。一谈到钱就羞羞答答,转弯抹角,总好像见不得人似的。用一个字来形容———酸。或许有人说,郑板桥不酸?如果不酸,卖画就卖画,还说那么多干什么?是的,郑板桥也有那么一点“酸”。不过,郑板桥的这种“酸”和前者的酸有所不同。郑板桥的“酸”,“酸”得理直气壮,“酸”得心胸坦荡,“酸”出了情趣格调,“酸”出了人格风度———“我就是要钱。按劳取酬,按质论价。我不欺你,你也不要欺我。”这样看,郑板桥的“酸”就不能称之酸了,而应当叫做豪气、骨气。这倒是当今知识分子值得效法的了。

    前人对郑板桥的一生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19]的评价。在这幅联句中,把诗放在书画的前面,肯定了郑板桥的诗在其书画中的主导作用,应当说比较好地把握了郑板桥诗书画艺术本质。同时前人对郑板桥的诗歌有“真气、真意、真趣”[20]的评价,也说得很好。所谓“真气”是源于自然、天地的浩然之气;所谓“真意”是为国为家为“天下劳人”说话、办事、尽力的意志和胸怀。所谓“真趣”指郑板桥诗歌中焕发出的人情、格调以及语言的幽默、诙谐。评论家对郑板桥的评价没有局限在形式与内容方面,而且将其架构在人格、精神方面,可谓站得高、评得深,为大手笔。纵观郑板桥早中晚三期的诗歌有这样的特征:早期的爱情诗主要表现为情真,中期的诗歌主要表现为意真,晚期的诗歌主要表现为趣真,一个真字为其根本。作为一个人,其品德、人格最为人们推崇的是什么?说到底只有一个字———真。真,大致表现了郑板桥诗歌和人格的两面性。就缺点方面来说,他的诗歌过于直露,人格方面过于凌厉,但问题是两性的。由于真,可以直抒心灵,通晓易懂,由于真,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他的人格特征。一个人如能真诚地对待生活,真诚地对待社会,真诚地对待事业,真诚地对待他人也真诚地对待自己。万事毕矣,如你真的做到了上述这些,你将是这世界上最具有魅力最受欢迎的人。郑板桥及其诗歌中的人格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注释
    [1][2][4][5][6][7][8][9][10][12][13][14][15][18]见傅抱石编《郑板桥集》第22、27、198、157、50、97、202、99、202、209、157、168、113、1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 转引自上海商务书局1928年版陈乐原《郑板桥评传》第70页。

    [11][19][20]顾麟文编《扬州八怪史料》第10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16]见《板桥》第七期书法影印对联,兴化郑板桥纪念馆刊印。

    [17]故宫博物院藏画。

                                                                    (作者为扬州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