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沉默多时的中国指画艺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大江南北、海峡两岸,挥指作画者不乏其人,巨制佳构竞相呈现,使清代后期频于失传的指墨艺术,在中国得以广泛流行。
在中西文化大会交的当代,既坚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不排斥借鉴国外各种现代的文化思潮,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带有现代行为艺术特色的中国手指画,正以其独特的风貌引起世人刮目相看。
最早为指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建有关组织的为四明一风先生,他在福建成立了“闽西中国指画研究会”,尔后又在湖北、江西建立了武汉指画会、庐山白云画苑,一九八三年五月在庐山成立了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一九八六年他不幸因脑溢血逝世,其子楚人继承先父遗愿,重新组建并发展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在庐山召开了首届年会;同时举办年展。目前该会已成为拥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数百名作者参加的全国性的研究组织,已在河南、北京、辽宁、湖北、江苏、新疆、广东等地组织举办了十一届全国性指画指书展,编辑出版了《中国手指书画报》、《中国手指画百家作品集》、《中国指墨》、《中国指画艺术》等书刊,并在武汉建成了中国指画馆。
曾从潘天寿先生习画的高冠华、洪世清等,他们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在发展指墨艺术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中青年画家中,张立辰、王之海、吴野夫、李冰奇、李永平等,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独到之处,使传统的指画艺术别开生面。老篆刻家矫毅的指画牛,富有书法和金石之味。孙其峰先生偶作指画,也别有情趣。陈子庄、黄秋园、刘昌潮、梁崎等的指画,也有很深的造诣。肖增烈的指掌画,博取众长,充分利用指掌的自然肌理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形成一种新的指画风格。2000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指画艺术》,集中刊登了全国较有代表性的指画家虞小风、邵世霖、杜巽、郭莽园、亓官良、顾鹤冲、杨剑华、韩富华、潘锡豪、潘锡林、朱琳等十一人的作品,可见当今中国指画之一斑。
台湾的容天圻先生得马寿华指画真传,并精于古琴,他将琴韵带入画境,其指画山水洋溢着一种古拙遒劲的气韵。目前台湾、新加坡等地都成立了指画会。
一九八六年十月,应日中水墨交流协会之邀,笔者曾作为中国水墨画家代表团团长前往日本参加第二回日中水墨交流会,并访问东京、福冈、秋田等地,我的指画深得日本友人的欢迎。虽然在福冈市,日本南画派大师片桐白登先生乘兴与我一起作了指画表演,但平时在日本指画几乎绝迹。所以每到一地,日本友人都渴望我示范一下指画技艺,以饱眼福,十多家报刊、电视台对此作了报道。以后我又曾应邀赴莫斯科、法国、美国,或办指画展览,或作指画讲学,得到外国朋友的喜爱。可见指画艺术正被世界人民所理解,“艺术家必须从心灵上和行为上去适应一个变革的时代。勇敢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在当代西方,指画更被视作是一种行为艺术而逐步受到推崇。英国史坦恩格用指纹作画,美国行动绘画大师波洛克以手与手臂的配合作出奇特艺术效果的绘画。而被誉为世界艺术大师的西班牙画家霍安·米罗,也曾采用手指作画,创作出“东方精神”系列组画,达到米罗抽象艺术之颠峰。
指画艺术的春天已经来临,各种流派渐渐形成,风格日趋多样。其作大幅者可至丈余,五指并施,似巨椽纵横,气势磅礴;作小幅者可至方寸,千里山川,万里风月,藏宏于微,甚至须凭藉放大镜观看,更见意趣横生,飘逸洒脱。在发扬指画的传统风貌之外,现代指画更主张广采博收,破除陈规陋习,它不拘一格,不择手段,除了使用水墨外,还采用多种水溶性与油溶性颜料,产生如国画之线条、油画之笔触、版画之刀法、壁画之斑驳、水彩之渗化等效果,成为一种线面交融,中、西合璧的新兴画种。指画已不仅仅是笔墨之后的游戏,而是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新世纪一定会给指画艺术带来新的前所未有的辉煌!
(作者工作单位:昆山市人大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