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303 总第七期>>书画鉴赏
  发表日期:2004年4月29日      作者:徐建融   已经有3048位读者读过此文  

气韵生动的涵义变迁



    是否达到了“气韵生动”,历来被作为评价一幅中国画是否称得上优秀的最重要的标准。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气韵生动”?在不同的时代,这一概念的涵义乃是各不相同的。

    大体上而言,在晋唐宋,气韵生动的涵义主要是指对于客观物象的描绘达到了“形神兼备”,因此而要求画家具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不但能真实地刻划出对象的形,更能以形而传神,最好还要能将主观的情感迁想妙得于对象之中。在元代,主要是指主观意境的升华,因此而要求画家具备高旷、超逸的人品,所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便是指人品必然反映于画品即作品的意境之中。而在明清,则主要是指笔墨的精湛生动。换言之,晋唐宋的气韵生动,重在客体;元的气韵生动,重在主体;明清的气韵生动,重在本体。不是说晋唐宋的气韵生动不讲人品,不讲笔墨,而是说它的重点乃在形神兼备。也不是说元的气韵生动不讲形神兼备,不讲笔墨,而是说它的重点乃在主观意境。同样,不是说明清的气韵生动不讲物象,不讲心境,而是说它的重点乃在笔墨。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莫高窟的壁画、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熙的《雪竹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都是气韵生动的。试从人品的角度,顾恺之痴绝、才绝,徐熙的所尚高雅,称得上是高品;范宽的厚,也勉强可以说有人品,但莫高窟的画工、王希孟、林椿,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人品呢?那么,为什么说他们的作品都是气韵生动的呢?试从笔墨的角度,顾恺之的游丝描,范宽的枪笔雨点皴,徐熙的落墨法,称得上精妙,莫高窟画工的笔墨,则参差不齐,王希孟、林椿几近“没骨”,全以色彩晕染见长,那么,又为什么说他们的作品都是气韵生动的呢?归根到底,在这里,评价是否气韵生动的标准在于形神兼备的形象刻画。为此,画家的主要努力方向,在创作之前,需要长期地深入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进入创作之时,需要严穆以肃、恪勤以周地如戒严故、如见大宾。

    钱选的花卉、郑思肖的墨兰、倪云林的山水,也都是气韵生动的。试从形象刻画的角度,钱选称得上是形神兼备,郑思肖未免脱略形迹,倪云林更自称“不求形似”,他的作品,千篇一律的都是林亭、湖水(空白)、远轴大段式,那么,为什么说他们的作品都是气韵生动的呢?试从笔墨的角度,倪云林是绝顶的精湛,郑思肖未免荒疏,钱选纯以“没骨”见长,那么,为什么说他们的作品都是气韵生动的呢?归根到底,在这里,评价是否气韵生动的标准在于高旷、超脱的人品,包括这样的人品反映于作品中形成的相应意境。为此,画家的主要努力方向,便在于恪守清高的操守、气节,不能合于流俗。宋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则无药可医。”是对士大夫说的,也正可用于元代的画家——从元代开始,士大夫身份的文人画家代替“俗”的画工,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正与评价气韵生动的标准重在人品不在形象刻画有所关联。

    董其昌的山水,四王的山水,石涛的山水,吴昌硕的花卉,同样都是气韵生动的。试从形象刻画的角度,他们都没有扎实的造型能力,那么,为什么说他们的作品都 是气韵生动的呢?试从人品的角度,他们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气节、操守,王时敏并带头降清,王、王原祁则供御,石涛则热衷功名而终不可得,即以书、诗修养而论,除董、石、吴外,四王皆平平,那么,又为什么说他们的作品都是气韵生动的呢?归根到底,在这里,评价气韵是否生动的标准在于精妙的笔墨。为此,画家的主要努力方向,便在于笔墨的“日课”锤炼。董其昌说:“以境之奇怪论,画决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山水决不如画。”正是以笔墨的精妙与否,作为衡量气韵生动标准。至于唐志契、唐岱,更直言气韵生动与否,全在笔墨。

    气韵生动涵义的变迁,也直接影响到笔墨功能的变迁。作为中国画核心技法的笔墨,在晋唐宋,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它是为作为内容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刻画而服务的,是即谢稚柳所谓“从对象中来,到对象中去,而来摄取对象的形与神,态与势”。是为客体化的笔墨。在元代,既是形式,也是内容,“逸笔草草”,是为“胸中逸气”的抒写服务的。是为主体化的笔墨。在明清,它由形式翻转为内容,而原先作为内容的形象刻画则翻转成了形式,如披麻皴、胡椒点、介字、个字、分字、女字交叉法等等,以这些符号化、文字化的翻转成了形式的“内容”,来组合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笔墨,无论程式画还是写意画,无不如此,这便是笔墨的自律性,亦即翻转成了内容的“形式”,又称“独立审美价值”。是为本体化的笔墨。

    客体化的笔墨是绘画性、造型性的,与形象的关系如量体裁衣。本体化的笔墨是书法性、抒写性的,与形象的关系如削足适履。主体化的笔墨则介于绘画性和书法性、造型性与抒写性之间。与此相应,绘画的境界,晋唐宋侧重于物境,元侧重于意境,明清侧重于艺境。

    (作者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