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301 总第五期>>扬州八怪研究
  发表日期:2003年8月13日      作者:张树基   已经有4186位读者读过此文  

郑板桥晚年的几幅兰竹石佚画



    乾隆十八年(1753)春,61岁的郑板桥以请赈忤大吏罢官后,回到日思夜想的歌吹古扬州;无官一身轻,画笔生到熟,继续他挥洒超然的卖画生涯。“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年年画竹买清风,买得清风价便松。高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与酒家翁。”便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也曾在赠友的画作中,引用唐六如诗句“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作孽钱。”并嘱:“常守此意忽失哉!”借以表白自己的心绪与思想。他的兰竹石图,蕴含深邃;喻人、言志、传情、定意。他的题画诗更是大雅大俗,直抒胸臆,宦场民间,脍炙人口。郑板桥一生画了多少兰竹石,写了多少题画诗?至今也还统计不清。

    郑板桥的艺术道路,是在不断探索、创新、立意中自成一家的。罢官后十余年间,是其创作最丰富、最精熟的时期。大批墨画作品,流传世间,藏之私家,至今尚有未经面世者。笔者就近年新见郑氏晚岁几幅遗世佚画,辑录简介如下,与大家共释。

《山石丛竹图》

    成都宝光寺斋堂里,有一幅郑板桥《山石丛竹图》手卷,展于壁上,成为镇堂之宝。其构图、用墨,乃郑之竹石画中所不多见。

    手卷约长7尺、高1.2尺,纸本。画面布有一片槎山石,淡墨勾皴,气势幽然,石间聚生墨竹五丛,高低散淡,枝叶扶疏,颇具君子之风!用墨笔法,前后有绪。“画竹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板桥画竹之诀,由此可见。画卷中一种清光新绿、自然清雅之气扑面。“千岁友,四时春,”竹石融融一堂,自有一番韵致雅趣。手卷左上方有题画诗一首: “一竹一石,有节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之色。”歌颂了竹石的节与骨、色与风;体现了其惯用的借画喻人处。

    诗后款记“乾隆壬午春正,初返扬州画竹并题。板桥郑燮。”左上钤压首章“橄榄轩”。另外尚有六处钤印(惜匆匆未能记)。这是郑氏乾隆廿七年(1762)初返扬州时一幅富有寓意的精心之制。画好,诗亦好。《郑板桥全集》等辑著未见载录,当是一卷难得的佚画。不知何时为宝光寺所珍藏(其中定有一段佛门源缘。)

《幽谷兰泉图》

    《幽谷兰泉图》是上海某拍卖公司秋季拍品之一。为郑板桥水墨画五尺大横幅精品,岩峤壁之姿,幽兰绿竹之美,分外引人注目。

    横幅中,但见那幽静清峭的深谷,山石兀立,嵯峨杂列,几丛茂兰由崖畔倒偃临涧。又有柔篁数枝,婆娑苍山石隙间。山谷高处,一股飞瀑直泻而下,跌落石上,激起团团波澜,似闻突突马蹄之声奔驰而来。石之风骨,泉之激扬,兰之幽香,竹之清韵,都在盈盈一幅中。气势凌空傲凡,颇具一种向上精神淡墨简笔渲染山水,深墨率笔写意兰竹,愈突出二君子清俊灵秀之神韵。画中崖壁空白处,书题七言诗一首:“兰也无多竹也稀,让他石骨展客辉。庐山飞瀑三千尺,奔入江河赛马蹄。”下署“乾隆甲申板桥郑燮并题。”当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七十二岁逝世前一年的破题之作,构图迥异于常,笔法娴熟老到。《郑板桥全集》亦未见录此诗,这是一首非常精采的佚诗。

    《幽谷兰竹图》一度曾被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慧眼珍藏,不知因何流入社会,始而披露于世。

《劲竹柱石图》

    天津文物公司收藏的《劲竹柱石图》,约5×2尺,是郑板桥晚年又一笔墨纯熟之佳作。

    画幅偏右作瘦劲柱石高三尺,寥寥数笔,淡墨勾成挺拔轮廓。石不点苔,风姿绰约,显出一种昂首峭拔之态。石畔写浓墨劲竹二竿,高者过于石,梢头已溢画外; 矮者枝疏叶稀,潇潇洒洒,新篁二枝偎依如一。竹石均不见根,仿佛重霄而起,整个构图疏淡有致,清新雅洁,乃板桥惜墨如金、简枝简叶法又一神笔。

    画右一绝云:“煮肉烹鱼切新笋,庖厨锅案损天真。此身愿劈千丝篾,织就湘簾护美人。”咏笋未见笋,意在画外; 画竹奇思,劈丝织簾护美人。喻想新颖别致,天真活泼,为板桥题竹诗中新意之作。款下钤印三方:“郑燮之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歌吹古扬州”。由其闲章可断定此图为罢官后所作。

《幼竹柱石图》

    在庄万里两塗轩哲嗣捐赠上海博物馆的珍贵书画中,有郑板桥一幅《幼竹柱石图》轴,被视为上品,首次披露。

    《幼竹柱石图》由一峰偏左柱石、几枝集散幼竹组成。石微右斜,拔地峭立,浅墨勾皴,稍作点苔,清清淡淡。三竿四竿细竹自石背蹿出,乾笔淡墨,无不肖曲。竹矮于石,二者相伴,倒也自然成趣。板桥画竹,取之自然,寓以深意,试看画中题诗便知:“画块竹枝添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表达了一种不畏豪势、倔强不驯之气。这是乾隆廿二年(1757)郑潍县罢归四年后之作。郑板桥遗世竹石图多多,但风姿别样,绝无类同者;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活而已矣”。

    《郑板桥全集》中,收有常州何乃扬藏板桥墨迹录此诗,首句为“画根竹枝插块石”,余同,但无纪年。此幅当是郑的再次题画,故起句略更二字。

《新竹笋石图》

    这帧见于某拍卖公司精品展的大轴《新竹笋石图》,约6×3尺,亦郑板桥同类作品中的佳构;笔墨熠熠,满纸生辉。

    画间一笋状柱石逊右峻立,上尖下端,石不点苔,通体淡墨写成。左有并列新竹五竿,枝细叶茂,一竿高竹,与石并肩。石峭竹秀,别有一种风情。画右自题五言诗道:“竹有高于石,石有高于竹,竹石两相平,何须分品级。”此图成于乾隆廿八年(1763),笔墨老到,愈见精神。题画诗《郑板桥全集》亦未见收。此拍品应为私家珍藏之物。

    纵观郑板桥以上五幅晚岁佚作,充分证实了他坦诚独到的几项艺术创新守则:

    画兰能自立门户。郑爱竹更爱兰,临终之年曾满怀深情写下五首颂兰短诗:“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得湘管笔,写出此花神。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得将湘管,与出唇滋味。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何能信手挥,不顾前人迹。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怪哉一参透,天机信笔来。”其情其墨相溶成兰,古今稀见板桥以草隶之法写竹亦写兰,刚里寓柔,瘦劲拔俗,娇颜含芳,一箭清幽。多而不乱,少而尤雅。“笔极活,墨极秀,不求异奇,自有一种新气。”五十年画此不懈。在认真研究发析了苏轼、郑思肖、陈元素、徐渭、高其佩、石涛、八大等诸画兰大家之后,产生一个独识:“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画兰亦用简笔,多有创新之举:“写兰宜省”、“叶少花稀才数笔,世间清品不须多。”“画家多以焦墨画叶,水墨画花,予易而为水墨写叶,焦墨写花,亦参变之理,总是要意到而笔达之,不必拘执己见。”又有诗云:“时浓而浓,时淡而淡,惟有俗心,终始不变。有意无意,似兰非兰,忘情心手,趣在法外。”这就是李复堂称赞郑板桥画兰“是能自立门户者”的原因吧。

    画竹简枝简叶法。郑板桥一生画竹,走过一条由生到熟、由繁到简的艺术创新道路,晚年之墨竹,炉火纯青,竿竿多姿。他在一则阐述画竹记言中说:“余始画竹,能少而不能多,即能多矣,又不能少; 此层能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苏季子曰: 简炼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六十六岁那年,又在一首题画诗里概括了这一心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由这几幅晚作竹画里,可以真实地看到,郑氏笔下的墨竹,瘦劲清秀,婀娜多姿,疏疏淡淡,别有风韵;无不运用减枝减叶法构图用墨,达到极高艺术效果。

    画石求淡。板桥画石,初学倪瓒,继摹石涛,晚年在探索了各家之法后,终于悟出“而今老去心知意,只问精神淡处求”的道理。他说:画石“尤在用笔用墨用水之妙,所谓一块元气结而成石矣。”把柱石比着“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寓石乃一团元气、清正君子,故以清淡为本,不囿于古人的成法:“画家妙法,画石宜冷”。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笔意: 淡墨成石,清奇苍寒,尤其盘空气象。

    石不点苔。板桥画石,一反传统石间点苔之常规,画石千百,极少点苔。偶而为之,亦戏笔也。有诗为证:“从来不用苔花点,今日微添一两斑”,即此而已。石不点苔,是因为他将石人格化比作君子、大人、友朋,不忍其受“苔斑墨汁”之污。他曾多次谈到此举的原委:“石块玲珑歪又歪,离奇秀峭公自栽,旁添竹叶浓兼淡,不费先生再点苔。”又说:“石不点苔,惧其浊五画气。”试从板桥晚年的画作中,不难找到有力的答案。(画坛曾闻,亦有点苔者,多为赝品之论。)

    石不居中。郑板桥画了不少竹石图(柱石尤多),但石常不居中(非左即右)。在一则论画石中,他提出了一个新奇见解:“昔人画柱石图,皆居中正面,窃独以为不然。国之柱石,如公孤保傅,虽位极人臣,无居正当阳之理。今特作偏侧之势,且系一诗曰: 一卷柱石欲擎天,体自尊崇势自偏,却是武乡侯气象,侧身谨慎几多年。”试看其晚作的竹石图里,果然柱石无居中者。

    郑板桥胸怀坦坦,从不隐藏保守自己的艺术经验和观点,这也是先生光明伟大之处!

    (作者为天津市退休高级工程师)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