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209 总第三期>>沈周研究
  发表日期:2003年8月18日      作者:陆昱华   已经有1377位读者读过此文  

一代宗师 画苑全才 ---相城访沈周墓



    昆仑堂美术馆藏有沈周《水乡泛舟图》一件并沈周自题《泛月辞》一首,辞中有“家君两年苦风痺,不良行。今年稍可扶掖出入七月十七之夕,以月为观,合近局五六人,载酒泛舟,奉游于谷木川上”数语,于是笔者于近日专程去沈周故乡相城寻访了沈周墓。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大约60岁以后又自号白石翁,长洲相城(今苏州湘城区)人,故亦称“相城翁”。是明代中叶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上承宋元,下启吴门画派,居“明四家”之首,另外三家:文徵明、唐寅、仇英都是他的学生。他的水墨写意花卉又直接影响了青藤白阳的绘画创作(陈道复是文徵明的学生),是开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风气的先驱者。董其昌说“写生与山水不能兼长……我朝则沈启南一人而已。”沈周的画在当时就已经享有大名,王登《国朝吴郡丹青志》第一等“神品志”只列一人,即沈周,并说:“先生绘画,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竹、禽鱼,悉入神品。” 

    沈氏本来是长洲城里的大姓望族,但是在元朝末年曾经一度衰落,到了沈周的曾祖父沈良琛时,为了避兵乱始迁居相城,开荒地治田产,家道中兴。沈良琛号兰坡,与元四家之一王蒙有交谊。

    沈周的祖父沈澄,字孟渊,号茧庵,擅诗文书画,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甚繁,性爱自然,不愿做官,以高隐为乐,在家中建“西庄”雅集,过着隐逸的生活。沈孟渊有二子,长子沈贞吉,次子沈恒吉即沈周父亲都擅长绘画,然谨承家训在家读书隐居。沈周一生也没有做官,据说在他27岁时,苏州郡守汪浒想举他为“贤良方正”,他卜筮得“遁之九五,曰嘉遁贞吉”,于是决定一心归隐,以处士终其身。

    沈周喜作山水游,但足迹主要只在太湖、宜兴、嘉兴、扬州、杭州、南京一带,虞山离相城最近,所以也是他的常游之地。他的好友吴宽题其山水卷亦云:“石翁足迹只吴中。” 

    相城在苏州城东北约五十里,靠近阳澄湖,港汊纵横,水路交通十分便捷。沈周出门游览,常常便是走的水路,往往于舟行途中,写生作画,怡然自得。如他自题山水卷云:“此卷于西山回途中粘纸且写且行,风淡波平,荡舟如坐屋底,抵家卷遂成。”别有一种风雅高致。沈周的画在学习古人的同时又提倡从自然山水中去观察写生,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得自游历中的即兴即景之作,他论画亦云:“以水墨求山水,形似董巨尚矣。董巨于山水,若仓扁之用药,盖得其性而后求其形,则无不易矣。今之人皆号曰我学董巨,是求董巨而遗山水。予此卷又非敢梦董巨者。”(《题沧州趣图卷》)

    当时远道而来向沈周求画的人也多是乘了船来的。每天一清早大门还没开,求画人乘的船便挤满了河港,络绎不绝,“候之者舟哄河干,屦满户外,乞诗乞画,随所欲应之,无不人人满意去。”即便“贩夫、牧竖,持纸来索,不见难色,或作赝作求题以售,亦乐然应之。”沈周性情和易近人,胸襟磊落,对老百姓非常同情而又自律极严,如他自题《青园图》云:“修身以立世,修德以润身。左右不违矩,谦恭肯迕人。择交求异己,致养务丰亲。乡里推高誉,兰馨逼四邻。”沈周自号石田意谓无所用,也是自谦之辞。无论是人以画传还是画以人重,沈周的德和艺都是值得后人钦慕的。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8月2日,沈周病卒,年83岁。他的长子云鸿已卒,就由他的庶子沈复和长孙沈履把他葬在相城附近。沈周生前老友王鏊撰墓志铭,学生文徵明作行状。

    沈周墓在沈周村外,三面环水。有一亭,亭之石柱上有一篆书楹联曰:先贤埋玉坠,后裔筑碑亭。亭下砖壁间嵌着几截残缺了的墓志铭,其中一截依稀可辨“世称之惟曰石田先生,先生世家长洲……”亭的后面便是沈周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面刻着“明沈公启南处士之墓”七个字。墓曾修葺过,据陪同我们参观的湘城镇党委高玉宇同志介绍,沈周墓曾几经迁移,现在的位置应该是其原址,是沈周族人的墓地。沈周墓于1956年即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高书记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关于重修沈周墓以及举办沈周书画学术研讨会的种种设想。沈周墓前正在修筑一条可以直接通往苏州的公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宁静的沈周村又会重现昔日热闹,迎来更多热爱和研究沈周艺术的学者艺术家……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