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209 总第三期>>沈周研究
  发表日期:2003年8月14日      作者:丁 薇   已经有1554位读者读过此文  

沈周和他的《水乡泛舟图》轴



    明代山水画较为发达,而以“浙派”和“吴门派”为最有影响的画派。浙派风行于明初到武宗嘉靖时,明代中叶至神宗万历时,则是吴门派绘画的兴盛时期。明代中叶的苏州是当时丝织业的中心,比较富庶繁荣,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画坛上的“吴门派”就产生于此。画史上的“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也都活动于苏州,亦称“吴门四家”,在明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明四家”中,沈周、文徵明是吴门派的代表人物,而沈周为“吴门画派”的领袖,其画风对后世影响颇大。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长洲相城(今江苏吴县)人,是明代杰出的山水画家。沈周的祖父沈澄,是元画家王蒙的好友,善诗文,工画山水。其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皆工诗,也都是有一定成就的山水画家。他少承家法,家庭环境的熏陶,使他在诗文和书法绘画上得到了有益的指导。同时又拜经学家陈继之子陈宽为师,陈宽学识渊博并善画、富收藏,在他的指点下,沈周进步很快。之后,又拜同里善诗文及山水的赵同鲁为师,学习临摹和古画鉴赏。沈周还师从过画家杜琼和刘珏,广收博取,为他日后在绘画方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沈周致力于山水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凡宋元名手皆能变化出入。他取法元人,以黄公望、王蒙为宗,对他们有着较深的理解;而又上溯董源、巨然、李成、范宽诸家,尤得心印;他对南宋院体和浙派戴进的画法也都有所吸收;晚年则醉心于吴镇。清·王登《吴郡丹青志》说:“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先生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沈周在中年的时候即景泰间已享有重名,文徵明、唐寅、仇英都曾出入其门,远近来求画者络绎不绝。近的来自京师,远的来自闽、浙、川、广,都来购求他的画迹作为赏玩。如清·姜绍书《无声诗史》中所载:“候之者舟哄河干,屦满户外,乞诗乞画,随所欲应之,无不人人满意去。”由于索画人太多,乃至“贩夫牧竖”都持纸来索,他也不见难色,有求必应。明·祝允明《记石田先生画》云:“沈先生周,当世之望。乞画者……或一乞累数纸,殊可厌恶,而先生处之泰然。”有时忙不过来,只好请弟子代笔,因而伪造沈周绘画者也不少,据说他的画片缣朝出,午已见副本,而不到十日,到处有之。据《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十六引《震泽集》记载,有人作赝品以售,他也欣然答应,所以其友王鏊说:“先生高致绝人,而和易近物。” 

    沈周的山水画面貌较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少,最突出的有两种,一种是谨细风格的;一种是线条比较粗简的,世称“细沈”和“粗沈”。他四十岁以前率盈尺小景,画风细密,以师法王蒙为主,代表作如《园池文会图》、《为叔善作水墨山水》等;他在四十岁以后,多作大幅,如《庐山高图》,长林巨壑,清新明快,正是吴门派的文秀风格;沈周晚年的画风有着明显的变化,以师法吴镇为主而又出新意,用笔愈见洒脱简练,形成笔墨老健,阔大沉雄的艺术特色,如《策杖图》、《夜坐图》、《匡山秋霁图》等。

    现藏于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沈周的《水乡泛舟图》作于明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画家以抒情的笔调描写水乡风物,颇有生活气息。此图纸本,水墨,纵114厘米,横57厘米,是他的大幅画作品之一。

    同祖父、父亲及伯父一样,沈周一生不仕,30岁左右就“决意隐遁”,当时的苏州郡守举他为“贤良方正”,他便拒绝应征,安心于读书作画,出游访友,悠游林下。只可惜他一生未能远游,足迹主要于吴中诸地、太湖流域,因而作品多以江南的山川、园林风景为题材,表现江南的自然景观。此幅画作描绘熟悉的家乡小景,应手写来,平易自然。

    图画月夜泛舟川上,景色平远旷荡,月色朦胧,呈现出水天一色的微茫世界。图中岸坡只几块石头,以粗点皴和短线皴并用,加强了骨力和雄健感。沈周的皴笔吸收了董、巨、“元四家”的笔意,有的皴笔也吸收了南宋的刮刀皴,但消泯了强悍霸气而具有温润的气息,体现了文人的笔墨情韵。近处的坡石以浓焦墨作苔点,尤为醒目。汀渚上林木成行,丛生而繁茂,树干用笔简括,树叶以粗点点簇而成,落墨沉重,且浓且淡,葱葱郁郁,远处之树丛半为云烟遮掩,烟气迷蒙。小艇在川上缓缓行进,一人摇着船桨,其余四人在暮色苍茫中聚于船上晤坐赏景,徜徉于青山绿水之中,真闲情逸致也。另有一座小桥连在坡石之间,数间屋舍掩映于林木中,远山不施皴擦,以湿笔淡墨衬染,并烘染出明月,营造了暮色霭霭、空幽濛旷的气氛。短长河岸,高低山峰,水陆交融,一派江南水乡沉郁幽雅的自然风光,饶有野趣,令人心旷神怡。

    沈周为人豁达大度,广交贫富,“容纳良贱”,与人为善,不多计较,这种品性在他的绘画艺术上皆有所反映,正如文徵明题沈周画所说:“粗枝大叶,草草而成。”虽然用笔简括,但意韵完备。沈周随赵同鲁学画时,惟效倪瓒不似,每临倪瓒的画,其师便说:“又过矣,又过矣。”沈周学倪瓒是在构图布景上的相似,但倪画下笔柔逸,落墨轻淡疏松;沈周则下笔落墨重实,盖老笔过之,显得沈郁苍老。尽管他喜爱倪瓒的画,但是也不得不感叹:“苦忆云林子,风流不可追。”此幅《水乡泛舟图》线条多秃笔而成,用笔洗练,舒淡自然,笔力沉着而苍健挺拙,墨色清淡,层次丰富而又浑然一体,于简约中表现出浑厚含蓄的意趣。整幅作品构图空灵,景象优美,画风苍润隽朗、简洁明快,画面充满了宁静、恬淡及清新的气息。“粗沈”是沈周的最突出风格,此图是足以反映沈氏粗笔风格的佳作。

    《水乡泛舟图》轴是沈周的精心之作,图上方他自题《泛月辞》一首:“川之迥兮澹无风,月初出兮露横空,泛楼船兮川上,弄明月兮川中,鼓兰桨兮扬彼素波,光出没兮复见星河,清歌激兮觞屡进,夜未央兮欢乐多,欢乐多兮百忧释,百忧释兮涂疾,涂疾兮安吾亲,忘岁年兮游无极。”诗书画相融,和画面的意境相得益彰,更添隽永的诗意。其后识:“家君两年苦风痹,不良行,今年稍可扶掖出入。七月十七之夕以月为观,合近局五六人载酒泛舟奉游于谷木川上,……周乃进觞且造此辞,……歌以佐之,众客相和,极乐而返。兹于昨者之夕,久雨开朗,旧时月色殊加烂然,……”此长跋中有字漫漶不识,亦有缺损而不全。款署:“乙未八月,沈周。”钤有“有竹居”、“启南”、“石田”印三方。

    沈周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山水、花卉均工,人物画亦为之。他的没骨花卉对恽寿平有一定的启发,明·王世贞说:“石田乃能以浅色淡墨作之,而神采更自翩翩,所谓妙而真也。”尤其是他的粗笔山水,是独具一格的。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是明代的书法名家。沈周还是一位诗人,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说他“博学有奇思,为诗清新”。诗文书画无不精妙,表现了他的艺术才华。

    沈周的老友吴宽曾说:“近时画家可以及此者惟钱塘戴文进一人。然文进之能止于画耳。若夫吮墨之余,缀以短句,随物赋形,各极其趣,则石田翁当独步于今日也。”认为沈周的成就在戴进之上。清·王登《吴郡丹青志》中列第一等“神品志”仅沈周一人,评道:“先生绘事为当代第一。”沈周是我国十五世纪下半叶在戴进之后最有影响的画家。明代中期,是浙派绘画走向最高峰之时,沈周之后,“吴派”画兴起,一举扭转了浙派一统天下的局面,沈周被列为“明四家”之首,当时师效其画者很多。在文人画开始趋于仿古的时期,沈周不为古人所囿,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画出新意,作品显示出自己独有的面貌,他将诗、书、画、印熔于一炉的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故为时人所推重。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