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昆仑堂 200201 总第二期>>近代名家
  发表日期:2003年8月18日      作者:持 平   已经有1366位读者读过此文  

方还与民国书风



    方还(1866—1932),初名张方舟,又称张方中,字惟一,自署螾庵,江苏昆山人。早年与维新派领袖康、梁同游,民国初任昆山民政分府民政长,主县政。嗣后北上,任北京师范学校校长,现代文学巨匠老舍得其亲炙。民国六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即鲁迅任教过的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前身)。民国十年,受清末状元张謇之聘,任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方氏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又是一位学者。他博学好古,工诗词辞章之学。尤精于书法,一生留下了不少佳作。

    昆仑堂美术馆现藏有方还书法作品四件,兹分述如下:

    其一。行书八言联。曰“罗浮括苍,神仙所宅;金匮石室,作述之林”。纸本,纵一二九、横二九·五厘米。上署“厉安先生正书”,下署“丙寅重九后一日,方还”。钤朱文印“方还”。此联原为苏州瓦翁先生所藏,后捐赠给昆山文联。

    其二,行书七言联。曰“史氏三长唯在学,文家七发竟如神”。纸本,纵一二九、横三○米。上署“铭之先生察正”,下署“弟方还”。钤白文印“方还之章”,朱文印“惟一氏”。

    其三,行草书陆游诗轴。诗曰“厌逐纷纷儿女曹,挂帆江海寄吾豪。鲸吞鼍作浑闲事,饱看长江万里涛”。纸本,纵一一八、横三九厘米。下署“放翁句书似志南先生,还”。钤白文印“方还印信”。另有杨友仁、陈中豪诸人鉴赏章。

    其四,行书论书法轴。文曰“歧阳鼓相传为史籀书,其体势奇古。虚舟酷好之,临本颇能得 其自然,惟用剪笔。此乾、嘉以前相沿成习,至吴恒轩氏乃始振笔直书。恒轩于鼓得其严整,吴苦铁得其气魄。然苦铁酬应烦,稍伧俗矣。”纸本,纵一二七、横三二厘米。下署“竟民先生正书,方还”。钤白文印“方还”。

    这四件书法作品,除了行书八言联作于丙寅年(即1926年,方还时年六十一岁)外,其余三幅 均未署年代。根据方氏书风的特征,大致可以推断陆游诗轴和论书法轴约作于六十岁前后,而行书七言联则稍前。

    对于方还的书法,前人评述甚少。这是因为方氏毕生致力于教育,不以书名显于时之故。仅见近人《纫芳琐记》云“(方还)书法颜真卿,略变其体而有自己面目,古拙绝伦”。这段话虽然很简短,但对方还的书法却作了较为公允的评价。

    方还书法筑基于颜鲁公,用笔浑厚遒劲,点画笃实,结体沉稳,笔势圆畅,骨力洞达,显示 出其深厚的颜书功力。但他并没有被成法所拘,而是不断地广征博采各家之长,极意求变,法为我用,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家典雅、古厚的书风。看来他除了取法颜鲁公外,还学过钟繇、刘墉和何绍基诸家。在他的字里行间,既有钟繇的浑朴、古厚,又有刘墉的沉稳静穆。笔势的圆转灵动处又时时溢出何绍基随意自然、不假雕饰的意趣,可称得上是善学古人了。特别是他的小行书,雍容大方,自然洒脱,不经意中姿态迭出。其中行草书陆游诗轴,则明显和其他几件作品的风格有所不同,用笔生辣,取势或方或圆,或欹或侧,变化无常,蕴含古拙之趣,这显然受到了碑派书风的影响。

    方还所处的时代,一方面由于乾、嘉以后碑学的盛行,书坛受阮元、包世臣等人扬碑抑帖理论的影响,无人不学北碑。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书出,把碑学理论形成体系,影响更大。另一方面,由于北碑无行、草书,帖学在案牍和书札形式上仍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入清末民国以来,政事多变,思潮时新,废除科举,举办新学,学人多不愿规规于波磔界格。行书书写便捷,应用广泛,世人都好之,碑学家也难于违拗。因此,碑、帖各成体系但又互相渗透,已成事实。书家对于传统的认识,眼界更为开阔,不但甲骨、金文、汉隶、北碑受到青睐,而且对于二王和宋元明清以来帖学大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出现了象康有为、吴昌硕、沈曾植等以张扬个性而名重当时的书家,他们对传统的学习采取了另辟蹊径、法为我用、博采众长的方法,偏师出奇而卓然成家。另外一类书家则大部分是学者和政治家,他们不以书法为“专业”,虽然也写碑,但不走偏路险径,不以怪异标榜。行书则大多脱 胎于颜真卿,又善于将碑帖的笔法熔为一炉,和而不犯,腴润苍厚,避免了帖学浮滑的流弊。如翁同和、杨守敬、罗振玉等人的作品,往往不以奇怪夺人耳目,但细细体味则如太羹玄酒,耐人寻味。方还的书法就属于这一类型。

    作为一代学人和教育家,方还的书法作品处处显露出恂恂儒雅的书卷之气。尤为难得的是,方还论书法轴的一段文字,不可多得地为我们提供了他对民国书风的一些精辟见解。文中的“虚舟”指的是清初书家王澍,恒轩是吴大的号,苦铁是吴昌硕的号。在方还看来,被康有为称为“中国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的石鼓文书法,虽然在唐代就受到韩愈的赞赏,宋代欧阳修也作过考证,但乾、嘉以前的书家写石鼓文,始终没有得法。王澍用“剪笔”写石鼓文,实际上是“描字”,但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吴大是第一个“振笔直书”石鼓文的人,他是真正领悟石鼓笔法的第一人。吴昌硕曾当过吴大的幕僚,在书法上当然亦受其影响,他一生临石鼓文何至数百通,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终于以沉雄和气魄独步书坛。但吴昌硕由于长期在上海卖字画,应酬太烦,作品中难免沾染伧俗鄙陋之习。写得太多、太熟,且固执成见,讨时人所好,当然习气也在所难免了。方还直言不讳批评吴昌硕,即使在今天看来还是不无道理的。

  打印本页